打击重点行业 :
印度对美出口的主要商品(如皮革、钻石加工、纺织、化工 等)面临50%高额关税 。
皮革行业 (如坎普尔的工厂)已因订单取消而停工,钻石加工 (全球80%的切割量)被迫降价或转移产能。
预计影响 :印度GDP增速或下滑0.6%-0.8% ,9月起对美出口可能下降20%-30% 。
金融市场反应 :
卢比贬值 ,股市Sensex30指数创三个月最大跌幅(-1%)。
外资加速撤离,MSCI印度指数连续4个月跑输新兴市场 。
表面理由 :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 ,违背美国制裁政策。
深层目的 :
减少贸易逆差 (2023年印度对美顺差45亿美元)。
扶持美国本土制造业 (如纺织、金属加工)。
政治施压 :迫使印度在俄乌冲突中减少与俄罗斯合作。
莫迪政府拒绝妥协 ,高调谴责美方“不公平、不可接受”。
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 :
对美国农产品(苹果、杏仁)加征关税 。
限制美企(如亚马逊、谷歌)在印业务 。
短期 :补贴出口商,开拓欧盟、东盟等替代市场。
长期 :加速产业升级,减少对美依赖。
印度皮革、钻石加工 等行业可能转移至越南、孟加拉 等低关税国家。
美国客户或直接转向东南亚供应商,印度恐失去长期订单。
若僵局持续,印度可能深化**金砖国家(中国、俄罗斯)**合作,挑战美元贸易体系。
美国中期选举后重启谈判,部分商品(如钻石、药品)获关税豁免。
印度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,换取美国技术投资。
贸易战升级,印度加入“去美元化”阵营,美印关系恶化。
印度经济增速跌破6%,外资持续撤离,莫迪政府面临压力。
这场关税战不仅是经济博弈,更是美印关系的转折点。短期来看,印度将承受阵痛;长期而言,全球供应链可能重新洗牌。未来1-2个月的双方行动,将决定这场较量的最终走向。